“只要不是出口到美國,影響相對沒有那么大。”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社長兼CEO毛籠在2025上海車展期間對記者表示,根據關稅的情況,公司準備隨機應變,首先出口到有需求、關稅又不高的地方來進行應對。
毛籠稱,目前受到美國關稅影響,在關稅上漲之前的3月份和4月份,消費者非常想要在漲價前購買產品,所以馬自達目前在美國的銷量空前上漲。“今后消費者的想法如何變化、競品如何應對,我們會持續密切關注。”
馬自達在全球年銷量約130萬輛,其中北美市場貢獻突出,亞洲(中國、東亞等地區)的市場表現欠佳。“馬自達并不是一個特別大的品牌,但我們想在能力所及的范圍內,最大限度地擴大市占率。通過打造獨特產品、提升銷售服務體驗,贏得消費者信賴。”毛籠表示,在技術發展路線上,馬自達基于全球市場差異,采取多元化策略。中國在電動化方面領先,而其他國家進展相對緩慢,馬自達在全球持續開發新型內燃機,同時推進混動、插混、純電技術,滿足不同客戶需求。其中,在中國,長安馬自達將加大新能源車投入,占比有望達六成至七成;北美市場因法規和消費者偏好等因素,以生產高效混動車型為主,同時提供新能源車滿足部分消費者需求。
早在2023年4月,馬自達中國發布電動化轉型戰略,和長安汽車建立了全新的合作模式。長安馬自達計劃2025年前推出兩款在中國開發、在中國生產的新能源車型。馬自達還改變了在華產品研發模式。過去,長安馬自達的產品均由馬自達開發,再導入到合資公司生產和銷售,而推出的這兩款新能源車型是馬自達和長安汽車共同合作開發,由長安馬自達負責開發生產。
去年9月,馬自達推出首款針對中國市場電動車EZ-6,另一款車型EZ-60在本屆上海車展迎來全球首秀。毛籠告訴記者,已發布的EZ-6和EZ-60車型,不僅面向中國市場,還將出口海外。
“在以燃油車為主的時代,零部件包括發動機等部件都是從日本運到中國來,新能源時代,我們與長安汽車進行深入合作,基本上會用長安的供應鏈進行開發生產。”毛籠表示,未來,馬自達還將深化與中國本土供應商在智能化領域的合作,持續優化產品。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