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AI大模型持續火爆,促進了AI電視的迭代。創維酷開、海信等彩電相關企業近日推出智能體,希望打開AI電視為用戶提供增值服務的空間。
但與此同時,接入智能體,能否讓更多用戶回到電視機前?這是真實用還是偽需求?業界仍有不少討論。
酷開科技CEO王志國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不缺智能體,缺的是能提供精準服務的智能體。如何將大模型、行業數據與自家小模型結合,提高智能體服務的速度和精度是方向。
酷開的智能體今年二季度計劃先接入400萬臺智能終端。王志國說,目前智能體的發展還處于初期階段。
給屏幕裝上智能體
今年春節后,彩電企業紛紛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當時,業內相關人士就曾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只是簡單把Deep Seek安裝到智能電視系統中,沒有真正發揮AI大模型推理的優勢,由于AI大模型的發散性,有時其回答的內容還不如以前。
之后,海信電視在2月發布18個智能體,稱融合DeepSeek能力,其功能包括:旅游一鍵生成打卡攻略;觀賽場景實時預測賽事勝率與比分;游戲場景推送通關策略;多模態識屏、一鍵分屏等設計。
創維集團(000751.HK)旗下的酷開科技近日發布了影音、教育、健康、創作、生活、設備6個智能體,用于電視、機頂盒、學習機、車載屏等消費電子終端。王志國向第一財經記者說,酷開智能體用的基礎大模型主要是阿里千問,兜底大模型是DeepSeek、文心一言和通義千問,并結合行業數據與自家小模型。
“DeepSeek等大模型有泛化的能力,可以更便捷地了解到用戶的需求。但是,如果只依靠大模型來做智能體,它會容易走歪,需要給它一個‘骨架’,即融入行業垂類小模型和專業數據,它才能提供更精準的服務。”王志國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近年廣電系統整頓智能電視套娃式收費、開機廣告,傳統的電視運營賽道變窄。時隔數年再次發布新技術,王志國表示,酷開正經歷轉型,從互聯網電視運營商,向提供智能體的科技公司轉變。他們最近在15萬臺電視上測試智能體,用戶的日活率從28%提升至38%。已經有機頂盒運營商來購買酷開的某款智能體。酷開希望通過智能體的增值服務來擴寬賽道、增強用戶黏性,找到新的增長路徑。
用戶信任、數據是兩大難關
今年3月AWE(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期間,第一財經記者在一些智能電視、智能廚電上已看到智能體的身影。在體驗一個健康智能體時,為避免隱私泄露,記者特意把一些輸入的信息扭曲,對智能體給出的飲食方案也更多視作參考。
對此,王志國表示,用戶信任、數據是智能體打造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兩大難關。
因為要有充足的專業數據,智能體向用戶提供的回復和服務才更加精確,所以酷開一是會向專業的數據公司,購買行業數據;二是影音合作伙伴,也會與酷開一起共創共享數據;三是用AI手段在全網搜索、清洗、篩選數據。
“數據要抓全是很難的,每個領域都有專業數據,還涉及版權等問題”,王志國說,像做健康智能體,要購買健康方面的專業數據;做教育智能體,要購買試題庫的專業數據等。“我們現在都專門招聘數據科學家,讓他們研究數據獲取與應用。”
智能體在電視、學習機、車載屏等智慧終端的應用,還處于非常初期的階段,可以幫助用戶解決一些困難。王志國認為,隨著應用深入,智能體到中期發展階段,將可以為用戶提供主動服務;到了高級階段,智能體還可以洞察需求,提供“功能價值 情緒價值”。未來,智能體與用戶交互越多,越有機會成為個性化的軟件服務機器人。
GfK中怡康大家電事業部總經理彭顯東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在電視使用方面,智能體的加入,相比傳統的語音指令操作,肯定會提升用戶體驗,并給大屏衍生場景帶來創新。“初期做產品賣點是比較常見的,后續使用的增加,將對產品改進有反哺功效。”
“雖然目前還在不斷探索和嘗試階段,但是從‘交互體驗’和‘實用性’兩個方面來看,智能體接入TV端確實是行業的進步,會為AI電視帶來能力提升,并為用戶帶來更多便利。”洛圖科技(RUNTO)電視產業鏈研究總監王先明向記者說,“AI 電視里開始裝智能體是電視行業智能化發展的重要趨勢,將有助于促使消費者回歸大屏”。
在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董敏看來,大模型是提供底層能力,是AI大腦,智能體重在終端執行和場景化落地。從大模型到智能體,是從思考到行動。“電視雙治理、融合大模型、植入智能體等提升電視體驗的舉措,會給電視市場帶來新氣象。”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