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上海車展,黑科技濃度爆表。
有人,有機器人:
不光有地上跑的,也有天上飛的:
還有“不歸牛頓管”的:BMW新世代駕趣概念車。
科技正在改善出行,從內到外重塑出行工具,甚至改變了產品的展出方式。
電動車時代的出行應該是怎樣的,舒適取向的車型扎堆上市,電動車時代如何獲得駕駛樂趣,上海車展給出了最新答案。
上海車展的性能怪獸
上海車展越來越有想象力了,連展臺都能如此吸睛:
這是本屆上海車展最超前的展臺之一,寶馬展臺,整體看上去就像是一輛車的智能座艙,直接站在儀表臺前開起了發布會。
寶馬這次帶來了許多產品和最新成果,其中BMW新世代駕趣概念車迎來中國首秀,這是一輛極具未來感的性能怪獸,一款動態高性能測試平臺。
首先可以看到BMW新世代駕趣概念車的外觀和日常看到的寶馬有些不同,車頭雙腎格柵和大燈融合在了一起,車側的窗線也稍低,造型別致美觀。
下方會發光的輪轂帥氣奪目,讓人想不到內里其實還藏著黑科技:
未來感的外觀下,潛藏著澎湃動力,BMW新世代駕趣概念車的輪上扭矩達到了夸張的18000牛·米,能在一瞬間爆發出超強性能。
地表已經限制不住這樣的性能怪獸了,秀肌肉只能通過爬坡:
這是發生在車展前BMW新世代駕趣概念車挑戰賽的一幕,BMW新世代駕趣概念車在雨后濕滑的地面上直接干拔沖坡,并穩穩停下,打破了人們的傳統認知。
一般認為,車輛爬坡的極限不過45度斜坡,過了45度后車身就會因為受到的其他力小于受到的重力往下掉。
那為什么BMW新世代駕趣概念車卻能沖上并停在54度的坡度位置?
倒也不是BMW新世代駕趣概念車真不歸牛頓管了,這背后不僅是由于其強大的性能,車底還有另一項黑科技加持:
用風扇制造地效。
BMW新世代駕趣概念車搭載了5臺風扇,可以產生1.2噸的增量下壓力,讓車輛能吸在坡上。
平地行駛時,車輛轉向也會因此更精準,過彎更穩,增強操控性。
前向猛,縱向穩,此外BMW新世代駕趣概念車還有3G橫向加速度,可以說是一臺極致的駕駛機器了,給駕駛者帶來巔峰性能的掌控力。
掌控力在這個電動車崛起的時代越發珍貴,很多人誤以為直線的推背感就是駕駛樂趣的全部,然而“彎道快才是真的快,誰直線不會踩油門”。
精準的操控車輛,才是新世代的駕駛樂趣。
普通人如何掌控性能,從中獲得駕駛趣味?寶馬給出的答案是:
用智能駕馭性能,用科技增強駕趣。
用智能科技,讓開車更有趣
BMW新世代駕趣概念車這款車不是寶馬的炫技之作,其搭載的黑科技將應用在未來的新世代車型上,增強駕駛樂趣。
首先是最核心的寶馬自研駕控超級大腦Heart of Joy,將搭載在寶馬新世代所有純電動車型上。
以BMW新世代駕趣概念車為例,Heart of Joy上車后會帶來很多有意思的變化,主要體現在“看起來”和“開起來”。
最直觀的,視覺上看著就更有趣了。比如前面看到的綠光輪轂,實際上不僅是為了美觀,還代表著Heart of Joy的工作狀態。
綠色表示BMW新世代駕趣概念車正在加速,藍色則對應能量回收,而當你踩下剎車時路人會看到橙光輪轂,不過這樣的機會可能并不多。
因為Heart of Joy深度集成了傳動、制動、能量回收和轉向等功能,所以非緊急狀況下,時速低于145km/h時,98%的駕駛場景都無需依賴傳統的制動系統,日常基本只用能量回收產生的制動力就可以了。
整車的電耗也能夠大幅降低,能量效率提升可高達25%。
然后是開起來的樂趣,車輛對駕駛者的操作響應更快,因為車輛采用了全新的電子電氣架構,決策延時小于1ms,對信息的處理速度較以往系統提升了10倍。
這意味著人坐在車里加速、剎車或者轉向,都能夠更快地得到響應,更加接近“人車合一”。
即便是在低速環境下,比如堵車時需要反復啟停,由于新系統響應更快,也能讓你開得更舒服,實現制動和重啟無縫銜接。
從其中也能看出寶馬對駕控樂趣的理解,不是一味的拼速度,而是追求更精準的控制,全速域考慮駕駛者的感受。
更能體現科技強化駕趣的是,寶馬正在將積累百年的動態調校經驗,結合為數據資源,驅動算法迭代,融入全新BMW動態性能控制系統(DPC)。
新世代車型的駕駛樂趣不僅來自車底,還來自車里:
剛剛作為展臺中央引發熱議的BMW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艙,也將在新世代車型上量產。
BMW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艙全面革新了座艙交互界面,包括行業首創視平線全景顯示,其首次應用納米涂層風擋玻璃替代傳統儀表盤,可將信息投射在專利納米涂層風擋玻璃下部的黑色涂層。
據了解,該玻璃涂層材料即便是佩戴偏光太陽鏡也能看清圖像。
BMW視平線全景顯示橫跨整個前擋風玻璃,寬度超過了1米,成像面積可達40英寸,4K高清晰度,而且橫向范圍的水平視野角達到了43度,這讓車內各個位置的乘客都能輕松看到顯示內容。
再加上采用了矩陣背光技術,結合納米涂層風擋玻璃下部的黑色涂層,提供了100000:1的超高對比度,因此顯示內容不會受到光的影響,不論強光還是弱光都清晰可見。
抬頭顯示進一步升級,早在2003年寶馬就率先開創了抬頭顯示技術(HUD),現在全新3D HUD實現首次在寶馬抬頭顯示上應用斜投影技術,搭配獨特光學元件技術,帶來裸眼3D效果,讓駕駛者更直觀獲取駕駛信息。寶馬遵循“視覺錐”屏幕概念,讓核心信息出現在駕駛員視野中央,引導駕駛員視線向前,提升駕駛安全與樂趣。
同時全新3D HUD的水平視野角更大、虛像投影距離最高提至3.6倍,將圖像投至最遠9米處,提供更真實的景深感。投影距離接近駕駛員視覺自然對焦的距離,減少遠近對焦的切換,減少駕駛員的疲勞,更安全。
寶馬首創向心中控也迎來尺寸進化,采用自由切割設計,搭配17.9英寸液晶顯示屏,配合準4K分辨率,讓顯示精度達到了視網膜級別,亮度達到1000尼特。
超感智控方向盤激烈駕駛更緊握不脫手,增強極限駕控下人車溝通感。
BMW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艙的底層是寶馬自研的全新BMW新世代操作系統X,即將在后續量產的新世代車型上應用。
這套系統無論是上層應用,還是場景落地,包括源代碼開發,都共同展現出寶馬當前新的趨勢:
加速本土化。
本土化和電動化
全新BMW操作系統X是寶馬在中國加速本土化的代表作,為什么這么說?
從最底層開始說起,這套系統有70%的源代碼都在中國開發和優化。
底層優化為寶馬在上層適配應用打下了基礎,在上海車展首日寶馬官宣,BMW智能個人助理IPA即將迎來升級,攜手阿里打造的中國專屬AI智能體“用車專家”和“出行伴侶”首次亮相。
“出行伴侶”可以規劃出行,“用車專家”時刻在線,能隨時響應關于車輛的任何指令,可以為車主解析車輛情況,兩大智能體將上車新世代車型。
寶馬與阿里合作推動頂尖大語言模型上車,使人機對話變得更自然、更有內涵、也更加擬人化了。
還有日常使用的應用軟件,寶馬也針對中國用戶偏好進行了定制,融合更多本土應用,比如咪咕快游。
寶馬還和國內首屈一指的高德地圖深度合作,推出寶馬定制版車載高德導航,將全新的寶馬設計與高德地圖強大的本地化數據完美融合,為用戶來帶來令人驚艷的沉浸式導航體驗。
還有結合杜比全景聲的冥想時刻等,專為中國用戶打造沉浸式駕乘體驗。此外,還基于600萬中國寶馬車主的脫敏數據,歷時3年,優化了近100項細節功能。
在此前,寶馬還與華為達成了合作,雙方將基于HarmonyOS NEXT開發應用,率先融入鴻蒙生態。HUAWEI HiCar將會上車寶馬的新世代車型。
本土化也是寶馬的電動化轉型進程的一部分。
寶馬在沈陽投資百億建設電池工廠,投產的電芯是大圓柱電芯,據介紹能量密度會比此前的長方形電芯提升20%以上,將會與第六代eDrive電驅系統在2026年同步上車。
第六代eDrive電驅系統搭載了800V高壓平臺,這意味著充電速度更快,從10%電量充至80%的時間相比前代減少30%,同時整車能耗也會下降,續航里程也比上一代提升了30%。
整體來看,第六代eDrive電驅系統的表現對齊了行業頭部。
今年乘勢而上,以上海車展為契機推出了很多新品,包括Skytop概念車、寶馬3系50周年限量版等。
上海車展是觀察全球汽車工業最好的窗口之一,從中能看到許多品牌在十字路口的不同表現,猶豫者有之,堅定者有之,寶馬率先站了起來,將歷史積淀融入新技術,打造駕控超級大腦等成果,在新世代延續優勢。
新勢力想要獲得寶馬一樣的駕控和造車積淀,需要同等的時間;而寶馬加持各種最新的科技,則只需要在技術成熟的時間負責任地釋放給用戶。
不論哪個汽車時代,沒有哪個開始開車的中國人,能繞得過去“開寶馬”的心智和“肌肉”記憶。
是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