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搶裝潮臨近尾聲,產業鏈價格拐點到來。繼上周硅料價格大跌,價格下跌傳導至主產業鏈其他環節。本周硅片價格跌超9%,跌價主要原因是終端組件需求快速回落,電池排產下降,對硅片需求大幅減弱。
硅片跌價之際,電池、組件價格也紛紛下跌,部分組件價格跌破0.7/W關口,已達0.68元/W,意味著組件價格再度跌回去年四季度全行業自律減產之前的價格,電池跌幅相對較小,環比下跌0.02元-0.03元/W。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下稱“硅業分會”)披露,本周N型G10L、N型G12R單晶硅片的價格跌幅分別為8.2%、9.09%。硅業分會稱,市場在政策節點將至的情形下看跌后市,部分硅片企業恐慌性降價出貨,目前硅片價格下跌趨勢暫時沒有好轉跡象,短期內硅片市場不容樂觀。同時,美國對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東南亞四國的光伏產品雙反(反傾銷和反補貼),一系列因素帶動硅片市場價格下行。
光伏主產業鏈各環節價格與供需表現環環相扣,一方面,硅片的庫存雖未處在高位,但需求端不理想。同時,硅料5月排產沒有變化,全社會硅料庫存仍處在高位,接近40萬噸,作為行業上游環節,硅料高庫存壓力傳導或讓產業鏈價格走勢承壓。
光伏行業的高庫存、弱需求、價格下跌,使得制造商面臨較大現金流動壓力。一位光伏組件企業的業務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產業鏈價格持續跌破企業現金成本,如果需求沒有實質性改善的話,中小廠商的現金最多維持三個月就將被迫退出,甚至個別大型制造商也面臨被淘汰的危機。
目前已經發布的光伏年報顯示,光伏主產業鏈上市公司的負債率不容樂觀。電池組件制造商東方日升(300118.SZ)的資產負債率已經達到歷史最高水位73.27%,該公司的貨幣資金已經無法覆蓋短期負債,短期償債缺口金額約48.44億元。
“430節點”已經最后五天倒計時,短期內光伏需求改善尚看不到拐點。就應對產業鏈價格持續下跌的措施,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多名光伏業內人士認為,行業自律和各環節控產仍是關鍵,尤其是政策效力進一步提升,以有效遏制“暗降出貨”“以量換現”現象。
記者了解到,在高庫存與價格低迷背景下,企業為緩解現金壓力不得不“以量換現金”,即低價出售產品換回現金。“企業低價出售實屬無奈,這又引起了低價競爭,使得行業更加‘內卷’。由于新政策下電站投資收益率的不確定性,裝機需求的短期陣痛期難避免,我們預計到6月很難出現需求的實質性拐點。”上述光伏組件人士對記者說。
今年以來,光伏行業協會牽頭召開了多次會議,匯集光伏企業意見,積極地向上進行反饋。針對搶裝潮后光伏產業面臨的困境,另一家光伏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認為,光伏產業或需要更強效力的行政參與,保障管控產能的效率,避免惡性競爭。“目前來看,減產的實際有效性還有待提升。行業自律還只是自覺行為,但在市場自身失效、企業面臨現金流壓力的階段,政策效力提升有望提升自律性。”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