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帶你看車展》系列之專訪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副總裁 張嵐
2025上海車展如期而至,這場盛會堪稱國內汽車行業的前沿風向標,在這里我們不僅能看到汽車技術和設計的發展進步,也能看到車企們的發展邏輯和自我表達。今天我們就來探訪大眾汽車的展位,看看大眾在本次車展上展示了哪些新的產品和新技術,同時也了解一下大眾在中國未來的發展戰略。
近日第一財經總編輯楊宇東采訪了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副總裁 張嵐
楊宇東:今天這個車展,我知道大眾陣容特別強大。
張嵐:今年我們集團總共帶來了50多款車,有7款全球首秀車型。其中有5款都是全新智能網聯汽車。
楊宇東:您說到智能網聯7款車推了5款,但是市場總體感覺來講,我們在智能網聯上大眾確實起步有點兒晚,是不是稍微有點兒慢?
張嵐:我們從2022年就已經把投資重點都轉向了智能網聯汽車上,就像我們中國CEO貝瑞德先生說的,用英文的三個D來代表我們的行動,第一個D是Discuss,第二個D是Decide,第三個D是Deliver。那也就是說,討論、決定、現在是交付,所以今年是交付之年。
張嵐:大眾品牌它有三款車今年首次亮相,彌補了我們大眾品牌在智能網聯汽車上的一些空白點。
楊宇東:都是智能網聯車,這三款車?
張嵐:對,它們都是我們在中國為中國戰略的一個交付的體驗。每一個車都有它特點。這款車是我們大眾安徽的全尺寸的純電SUV我們在中國投資了10億歐元建立了我們自己的研發中心,叫VCTC。這樣我們就可以真正實現中國速度。
楊宇東:我們大的國際品牌為了應對中國的我們造車新勢力的競爭,你也必須得把最重要的研發放在最大的、最領先的這么一個市場。
張嵐:對。
楊宇東:這是大勢所趨。這就剛才您說的三款當中的第二款?
張嵐:對。我們看到在中國市場上,中國用戶對于增程式還有混動車型的需求會非常的高。
楊宇東:有些純電焦慮。
張嵐:對,它會有里程焦慮。在增程上,大眾產品過去是空白的。我們為了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就推出了這一款大眾的第一款增程式SUV。
張嵐:它的續航會達到1000公里,所以它的充電續航也是非常的高。
張嵐:這是第三款,來自于一汽-大眾的,你可以看到它叫ID AURA。
張嵐:A級車曾經是我們大眾在油車時代最重要的一個矩陣。所以我們在純電的時候一定是要出一款產品,來保留我們的優勢。它是純電加上智能,就是一個完美的智能網聯汽車。然后同時也會有L2 和L2 的智能輔助系統。
楊宇東:都是在明年?
張嵐:對,在明年我們會陸續的推出。
張嵐:楊總,剛才我給你講就是說我們在中國為中國戰略的交付之年,其實真正的第一款產品就是這個。你看到它的區別了嗎?
楊宇東:我覺得它的車標跟原來四個環就不一樣了吧。
張嵐:對的,這款車其實是我們奧迪和上汽集團聯合打造的一個純電的,我們叫E5 Sport back,是一個純電的B級的旅行版的一個車。
張嵐:為什么我們用AUDI呢?其實這個標我們從1909年奧迪就在使用,第一是對經典的一個致敬,然后同時又是展望未來。AUDI這個詞其實它在拉丁文中是傾聽的意思,這個傾聽的含義是說,我們無論是四個字母的奧迪,還是四個環的奧迪,其實都是希望能夠傾聽中國用戶的聲音,為中國用戶去打造屬于中國消費者的奧迪的產品。
楊宇東:張總,我們就是想到一個問題,我們怎么把大眾這么傳統的、這么龐大的用戶基礎,把他們逐步逐步轉移到新能源智能網聯車這個市場來呢?
張嵐: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我們也看到了這樣的一個趨勢。我們預計新能源汽車在新車銷量中占比會超過50%,過去中國的用戶都是首次購車,這么十幾年下來,我們現在已經看到了中國的用戶。
楊宇東:第二部車、第三部車。
張嵐:對于增購或者換購的比例在快速的上升,尤其是去年中國政府出了增換購的補貼政策之后,其實會更加的快速拉動了這個需求。他不是第一輛車,所以他會更有經驗,他們會更注重品質、更注重安全和實用性。因此我們也是了解到用戶的這種需求之后,我們會在今后的產品中,更好地開發出來滿足中國用戶的這種需求的產品。
楊宇東:所以謝謝張總,你的介紹讓我對大眾傳統的經典品牌有了全新的期待,所以我們也特別希望大眾能夠為我們中國的消費者提供越來越智能、越來越安全,實際上越來越高性價比、高性能的優秀的一個駕乘體驗。
張嵐:我們致力于此。然后我們也希望您的下輛車的考慮還能在我們大眾集團內部,謝謝楊總。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