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控,有效化解交通安全突出風險隱患,預防和減少涉酒交通事故發生,濱州公安交警于5月13日晚,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新一輪酒醉駕集中整治統一行動。
行動期間,全市交警緊盯涉酒違法的打擊和宣傳教育,顯性用警,亮警燈、見警車、見警力,全市設置檢查點73處,出動警力461人次,現場查處酒醉駕43起。



行動中,主要圍繞飯店、酒吧、大排檔等場所聚集地,集中優勢警力開展不間斷專項整治。同時,按照酒駕醉駕發生規律,實施錯時查處、延伸查處,實現查處的全時段、全空間覆蓋。



濱州交警將保持常態化、不定時、不定點嚴查酒后駕駛駕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形成嚴管態勢;同時,提醒廣大駕駛員朋友:拒絕酒駕,從我做起,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負責,務必牢記“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案例曝光】

5月13日晚21時52分許,駕駛員孟某駕駛車牌號為魯M2***6的小型汽車,在濱城大隊設置的檢查點以西約100米處突然靠邊停車。大隊騎警中隊民輔警立即上前檢查,并對其進行呼吸式酒精檢測儀檢測,經檢測結果為89mg/100ml,涉嫌醉酒后駕駛機動車。民警隨后將其帶至醫院進行抽血檢測,目前案件正在處理中。

5月13日晚,經開大隊在黃河四路某路段附近設卡開展酒醉駕集中查處行動。當晚21時45分許,一輛車牌號為魯 MF***9 的小型轎車駛入檢查關卡,執勤民警立即對其進行酒精檢測。經測試,駕駛員體內酒精含量49mg/100ml,涉嫌飲酒駕駛機動車。民警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駕駛員王某某實施了處罰和批評教育。

5月13日夜間,高新大隊在轄區開展酒醉駕交通違法行為查處行動,21點13分在新五路高十路段執勤交警對車牌號為魯M****5的小型汽車進行檢查時,發現該車駕駛人王某某涉嫌酒后駕駛。經呼氣式酒精測試儀檢測檢測結果為58mg/100ml,已達到飲酒后駕駛機動車的標準,民警依法對駕駛員進行了處罰和批評教育。

5月13日20時40左右,惠民大隊四中隊民警在對車牌號為魯M3***8的小型轎車依法進行檢查時,發現駕駛人有酒后駕駛的嫌疑,隨后對該駕駛人進行呼吸式酒精檢測,檢測結果23mg/100ml。民警對其進行詢問,駕駛人翟某某對飲酒后駕駛機動車的違法行為供認不諱。

為什么酒駕發生事故的概率大
1、酒精會麻痹人體機能,包括視覺、觸覺,影響判斷和操作能力等,讓駕駛行為變得危險。
視覺:一般人在正常狀態下的視野可達到180度,但如果血液中酒精含量超過0.08%,視野就會縮小。在這種情況下駕車極易產生危險。
觸覺:飲酒后,人的手、腳觸覺能力會大大降低,可能導致駕駛人無法正??刂朴烷T、剎車及方向盤。
判斷和操作能力:飲酒后,人對聲、光等刺激的反應時間延長,無法準確判斷距離和速度。
疲勞程度:飲酒后,人會出現困倦、短暫睡眠等情況,無異于“閉眼開車”,極易發生交通事故。
2、酒精會麻痹人的心理,讓駕駛人輕視甚至無視酒駕的危害。
自以為沒醉:飲酒后,一些人容易出現超乎尋常的“自信”,自認為還能夠開車,對酒駕危害重視程度不夠、防范心理較差。
心存僥幸:一些駕駛人認為“不會那么巧碰上交警”,甚至還有駕駛人認為“就開一小段沒事”。但誰也無法預料危險的發生,喝酒不開車是駕駛人應當具備的最基本的安全意識。
關于酒醉駕這些誤區需警醒
誤區一
酒量大,喝一點不礙事
有的人覺得自己酒量好,休息一會兒即可駕車。事實上,酒駕認定標準與酒量大小沒有任何關系,酒量大的人飲酒后即便神志清醒,血液中酒精含量也可能達到酒駕或醉駕標準。
誤區二
酒后只需休息一會就能開車
有人認為,飲酒后只需要休息一會兒即可開車。事實上,酒精在人體內代謝過程較長,休息一會兒后血液中仍含有大量酒精,仍有可能構成酒駕或醉駕,危及交通安全。
誤區三多喝水能稀釋酒精
一些人認為,喝酒后通過多喝水稀釋的方式,可以通過酒駕檢查。其實這些方法只能降低口腔內的酒精含量,而呼吸式檢測儀檢測的是來自肺部的空氣。此外,酒精在人體內代謝過程較長,短時間多喝水并不能降低酒精含量。
誤區四藥品、保健品引起體內酒精超標不算酒駕
一些人認為,只要沒飲酒,服用藥品、保健品等引起體內酒精超標不算酒駕。其實不然,只要攝入任何含有酒精的物品,并達到相關標準,都可能危及交通安全,構成酒駕或醉駕。
誤區五
酒后騎摩托車不算酒駕
一些人認為,酒后駕駛摩托車不屬于酒駕。實際上,摩托車屬于機動車,酒后駕駛摩托車仍要受到相應處罰。
誤區六
服用醒酒藥后即可開車
一些醒酒藥號稱可短時間內有效降低血液酒精含量,以應對酒駕檢查。事實上,醒酒藥并不能起到快速降低體內酒精含量的效果,只能緩解酒后癥狀,并不能以此來躲避酒駕檢查。
誤區七
搭乘酒駕車輛出事不用擔責?
有人認為:乘坐酒駕司機的車輛出了事故,酒駕司機負全責,同乘人員免責。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在自己遠離“酒駕”的同時,不僅要對酒駕人員及時勸阻,也不要搭乘酒駕車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