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變現全省首試
名畫重構美育革新
點“數”成金的福州實踐
0與1的字節躍動,還將孕育出怎樣的驚喜?尋找答案,不必把視線投向更遠的地方,珠玉就在眼前。近年來,福州全力以赴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打造新業態創新發展活躍區、數據要素創新應用新高地,助力福州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放眼數字福州,一股新興力量在“立題”與“破題”中成長,讓創新的活力加速釋放。

《Closer and Bigger》借助12米巨幕,通過數字技術“放大”名畫中的細節。(受訪企業供圖)
數海淘金
助力數據資產盤活變現
數據,是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并列的“第五要素”。如何變數據為資產,變資產為資金?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探索,福州呢?
2024年,財政部印發《數據資產全過程管理試點方案》,福建成為首批試點地區之一。當年9月,福州市數據管理局、福州市財政局聯合印發《福州市開展數據資產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在全省率先開展數據資產全過程管理試點工作。
短短數月,成效顯現。2月10日,全省首張數據資產非稅收入財政電子票據開出,名稱為“事業單位數據資產使用形成的收入”,總額100723.2元,交款人為福州市勘測院有限公司,收款人是福州市大數據服務中心,交易內容顯示為“事業單位數據資產”。
這張票據的產生源于對數據的需求。福州市軌道交通4號、5號線和濱海快線工程進入尾聲,福州市勘測院有限公司需進行竣工測量,以更新城市地圖。為此,他們需要使用福州市大數據服務中心的福州市基準控制點提供的數據解算服務。此次共需要516個站·時的數據服務。根據福州市聯合福建理工大學開展的行政事業單位數據資產定價機制探索,計算出每站·時的服務費用為195.2元。
“試點工作最大的難題在于盤點數據資產以及如何定價。”福州市數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福州根據市場需求反向提煉治理數據資產,組織8家試點行政事業單位對所擁有的數據資產進行全面梳理、分類,盤點并建立起數據資產卡片,從而建立起數據資產電子臺賬。由此明確各試點單位數據資產的權利歸屬,為數據資產的合法使用和交易打好基礎。在定價方面,完成數據資產字段定價模型的開發,為行政事業單位數據資產有償使用定價方案提供智能化執行工具。
福州探索“變數據為資產,變資產為資金”的具體實施路徑,逐步形成清晰、有效、完整的數據資產管理和經營模式,助力數據資產盤活變現。這筆數據資產使用費繳入國庫,標志著福建行政事業單位數據資產管理開啟嶄新篇章。
數實融合
助推傳統產業破繭成蝶
在福州,二進制語言書寫的創新腳本,在真實世界的廣闊天地不斷演繹鮮活的故事。
3月28日至30日,被譽為“亞洲最重要的藝術盛事之一”的巴塞爾藝術展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網龍數字人偶像“雪域任運”和藝術家黃忠杰共同策劃的作品《Closer and Bigger》,以其首創的數字化細節重構藝術形式亮相,迅速成為全場焦點。
作為將數字技術與藝術史論結合的創新嘗試,《Closer and Bigger》借助12米巨幕,通過數字技術,對近20幅世界藝術史經典名作細節展開“還原重構”,將名畫中最耐人尋味的局部進行史無前例地“放大”。馬蒂斯狂放筆觸中潛藏的細膩層次,克里姆特筆下人物微表情的隱秘敘事,都在“重構”與“放大”中纖毫畢現,幫助觀眾看到經典卻容易被忽略的細節。
“作品涵蓋了20世紀以來的眾多藝術流派和風格,既有現代藝術的先鋒之作,也有當代藝術的創新表達,不僅是一次對經典藝術的重新詮釋,更是一次對美育教育的深刻探索。”網龍副總裁林通介紹,這種藝術形式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打破了傳統美育的單向傳授模式,從而幫助藝術學習者更好地理解經典名作,培養藝術審美能力。
創新的故事,還在我們的身邊——
福州市紫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為酒店使用的床單、被罩,甚至毛巾安裝了芯片,解決了酒店布草洗滌難以溯源、查詢困難、錯誤率高的問題。對于福建美臣智能洗滌有限公司總經理許香俤來說,折疊分揀機通過芯片,對布草按尺寸進行分類堆疊,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一臺分揀機每天可以處理5000件不同尺寸的布草,公司每天能處理近2萬件酒店布草,相比傳統的洗滌方式,工廠成本一年降低80多萬元。
在數字技術加持下,福州的漁民正在開拓深海養殖。距離海岸5海里處的一座總面積1200平方米的鋼鐵小島,是全國最大的深遠海鮑魚養殖平臺“福鮑1號”。在此工作的后灣村漁民吳章瑜感慨于數字技術帶來的便利。當他按下按鈕,沉在水里的鮑魚養殖籠便緩緩升起。“不用靠人力去拉,按一下直接上來了,我們投餌料就可以了。”在新技術、新模式助力下,一座座深海養殖平臺在連江的海域拔節生長。截至目前,連江海域累計投放11臺(套)深遠海養殖平臺,桁架類深遠海養殖平臺投放數量居全國縣級第一,總養殖水體近18萬立方米,預計年產量近2000噸,年產值超2億元。
算力磁場
讓創新活力加速奔涌
一座城市為何創新活力奔涌?局外人的視角或許更有說服力。
智子引擎是一家來自北京的公司,使用福建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提供的算力服務,開發了多模態大模型Awaker2.5-R1,不久前對外發布。與DeepSeek專注于處理文本不同,多模態大模型能夠整合處理文本、圖像等。不過,Awaker2.5-R1的訓練思路和DeepSeek-R1相似——放棄“大力出奇跡”的路徑,以更低的訓練成本實現高性能。“Awaker2.5-R1以不足OpenAI o1 0.4%的參數量實現了性能逼近的成績,參數效率提升了4375倍。”智子引擎視覺事業部負責人何港說。
公司遠在千里,為何選擇福建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算力支撐?“早期就和福州市電子信息集團有交流,非常契合,他們了解我們的技術特點,還為我們對接了很多需求,并提供生態資源。”何港告訴記者,公司此前已將自研的多模態大模型Awaker VL部署在智算中心,提供標準接口,進行模型訓練,智算中心的普惠算力大大降低了他們的研發成本。“基于Awaker VL,我們研發了服務城市治理的智能體。目前人工智能賦能城市治理的痛點在于場景復雜,比如占道經營、違章停車,國標規范的場景有100多種。此前,每個場景都需要對成千上萬張圖片進行標注,來訓練一個算法去識別這些場景,但是我們的這款多模態大模型有強大的推理能力,每個場景只需要幾十張圖片就能訓練出來,而且一模多用,降低了維護成本。”
智子引擎并非福州智算唯一的受益者。當前,數字福州集團權屬福州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為省內外企業、高校提供澎湃算力,在政務、制造、農業、海洋、航空等領域已經打造70余個創新應用方案。
優質普惠的算力基礎設施之外,智子引擎之所以與福州親近,還有一個淵源。“我們連續兩年參加數字中國創新大賽人工智能賽道。去年獲得了不錯的成績,今年又對產品進行了升級,希望在本月底舉行的決賽上再獲佳績。”何港坦言,參加數字中國創新大賽的經歷,對他們這樣一家初創公司而言,助益良多。“一來,我們有了展示自己的平臺,二來可以直接與行業專家面對面接受指正,三來可以認識更多同行、對接市場需求。”
數字中國創新大賽已經連續7年在福州啟動,前六屆累計報名參賽選手超13萬人,共有近2600支團隊(企業)獲獎,1100多項優秀方案成果匯編成冊。
“創新大賽不少優秀成果已在全國各地落地應用。”賽事相關負責人介紹,比如2019年“大數據醫療-肝癌影像AI診斷”賽題冠亞軍團隊獲獎成果,已經落地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形成“孟超肝病外腦肝癌智能圖像識別”應用;2020年數字政府賽道“智慧海洋”賽題獲獎成果,已經應用于福建海洋漁業管理系統建設中。“大賽的舉辦也給福州帶來很多發展機遇,比如信創賽道吸引了國內信創領域優質企業入駐福州軟件園,助力福州高質量打造信創產業示范基地;數字城市賽道攜手院士團隊以及華為等頭部企業聯合辦賽,打造了閩江之心AR游園會等福元宇宙相關場景應用,拓展了沉浸式文旅新體驗,助力福州文旅產業破圈生長。”
夯基礎、辦賽事、搭平臺、出政策……福州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進程如百川匯海,勢不可當。(記者 蔣雅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