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提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闊步新時代、邁向新征程,迫切需要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更加需要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組織部門作為黨管干部的核心部門,必須健全干部擔當作為的激勵和保護機制,堅持在一線使用、考核、提拔干部,讓干部在一線成長,著力鍛造“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隊伍。
從“舒適圈”到“熱鍋里”,一線培養賦能,筑牢“擔當作為”之基。“人才自古要養成,放使干霄戰風雨。”在新征程上展現新擔當新作為,不是憑著一腔熱血就能夠完成的,必須歷經風雪,磨煉筋骨,靠真本事、硬功夫。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干部隊伍能力建設,多次強調要在基層一線和困難艱苦的地方培養鍛煉年輕干部。組織部門要堅持“一線工作法”,把基層一線、項目一線和急難險重崗位作為鍛煉及提升干部能力的“主陣地”,建立完善交流輪崗和掛職跟班制度,通過上掛下派、參與重點項目、成立工作小分隊等多種形式,讓干部跳出“舒適圈”,到矛盾多的地方啃一啃“硬骨頭”、接一接“燙山芋”,持續加強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成,真正在火熱實踐中得到淬煉,練就擔當作為的硬脊梁、鐵肩膀,才能在重點任務和關鍵時刻站得出、頂得住。
從“紙上談”到“面對面”,一線考察識人,激發“擔當作為”之志。“怎么考”左右著“怎么干”。激勵干部大膽開拓、擔當作為,必須用好考核這根“指揮棒”,牢固樹立重實績、重擔當、重一線的鮮明導向,不斷探索優化考核內容、考核方式、結果運用,營造創先爭優、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堅持重點工作在哪里,就把哪里作為考察干部的“主考場”,在項目建設、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重要工作一線發現識別干部。突出考準考實,針對不同類型干部,制定“接地氣”“有細節”“可操作”“能量化”的考核標準,采取“日常化 特色化”相結合的考核方式,了解掌握干部實績檔案。探索建立延伸考察機制,推進干部考察進項目、進社區、進家庭、在工作一線、鄉語口碑和“八小時”以外考察了解干部,在面對面交談中,全方位、多角度考核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績、廉,為選人用人提供客觀、科學、有力的依據,最大限度調動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從“不敢做”到“有奔頭”,一線管理激勵,凝聚“擔當作為”之力。激勵促作為,監督促擔當。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是我們黨的干部工作的一貫方針,是關心關愛干部的重要原則。廣大黨員干部奮斗在攻堅克難第一線,任務重、責任大,需要格外關心、格外愛護,要采取有效舉措保護干事創業熱情、激發敢為善為內源動力。充分考慮基層工作實際,建立健全標準明確、程序具體的容錯糾錯和問責實施辦法,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營造鼓勵擔當作為、寬容改革失誤、關心愛護干部的良好環境,真正讓基層干部卸下包袱、安心干事。同時加強正向激勵,對在防汛救災搶險、生態文明建設、鄉村全面振興等重大任務中敢于負責、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實干型”干部,在提拔使用、交流重用、職級晉升以及評先評優時,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優先推薦,讓愿作為、善作為、有作為的基層干部更有盼頭、更有勁頭、更有奔頭。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