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研究部世界經濟研究處處長丹尼茲·伊甘(Deniz Igan)在世行和IMF年會期間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全球貿易戰升級不僅帶來短期的成本增加,還將從長遠來看加大全球經濟的成本,貿易關系的減弱將限制技術傳播與創新,進而影響生產效率和全球競爭力。
4月22日,IMF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著調降全球經濟增速,并警告貿易緊張局勢的迅速升級和極高的政策不確定性預計將對全球經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報告預測,全球經濟增速將在2025年降至2.8%。
IMF預計,今年美國經濟增速或降至1.8%,較1月的預測值下調0.9個百分點。
伊甘解釋稱,“其中0.4個百分點來自于關稅的直接影響”,其余則是由可預期的美國經濟周期性變化所導致的。
伊甘強調,“貿易給所有參與者帶來了好處”,她并表示,目前全球經濟屈指可數的上行契機來自于新一代雙邊和多邊貿易協定的產生。
第一財經:IMF最新公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著下調了全球增長預期,這一修訂在多大程度上是由全球貿易戰升級導致的?
伊甘:毫無疑問,已實施的關稅措施對此產生了直接影響。多種因素決定了關稅的直接影響及其導致的增速預期修訂,包括了各國對美國的風險敞口、關稅上調幅度,以及是否能夠從貿易轉移中獲益。
其次,關稅帶來的間接影響反映在貿易伙伴間經濟活動的減弱。這在亞洲尤為顯著,因為該地區的區域經濟更加一體化。
其三,在直接和間接影響之外,我們還受到不確定性升溫和市場情緒惡化的影響,這勢必拖累消費和投資。金融狀況的收緊也與此相關,特別是對一些小型的開放經濟體。
最后,關稅還導致全球需求預期的放緩。大宗商品價格將繼續走低,對不同經濟體影響各異。在多數情況下,大宗商品進口價格的下降會產生積極影響,并抵消部分(關稅的)負面影響。但對大宗商品出口國而言,這又是一次負面沖擊。
第一財經:IMF將美國2025年經濟增速預測下調了0.9個百分點至1.8%,調降幅度居發達經濟體首位。能否解釋一下這一重大調整背后的原因?
伊甘:對于美國經濟增速的預測調整中,約一半的下調(0.4個百分點)可歸因于關稅影響。
但正如我此前所言,還有其他因素影響了經濟前景。首先,美國的政策不確定性已升至異常高的水平,也成為下修經濟增速的原因之一。
其次,即便在關稅措施與不確定性顯著上升之前,我們已觀察到美國經濟周期性的變化跡象。例如,在關稅政策發布前,美國的私人消費已有所放緩。鑒于此前美國經濟一直表現良好,消費增長迅速,這(放緩)是可預期的。可以說,這一增速放緩也屬于正常的周期性轉變和經濟動能的轉向。
第一財經:特朗普聲稱并寄希望于美國國內的財政刺激政策和產業回流政策,能夠抵消貿易戰帶來的負面影響。對此,你作何預期?
伊甘:這些政策目前尚未有具體實施細節,因此未被納入我們的基準預測。IMF在預測中僅包含已明確宣布、具備可執行路徑的政策措施。
第一財經:在上述背景下,美聯儲應如何應對?
伊甘:與其他一些央行一樣,美聯儲正處于一個微妙的節點。重要的是,央行需要確保對貨幣政策立場的微調和校準,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宏觀經濟環境。對那些預計增長放緩,且通脹壓力增加或保持高位的經濟體而言,需要保持貨幣政策不變或進一步收緊政策。
第一財經:在新冠疫情后的通脹周期中,美聯儲曾被指責“落后于曲線”。這一次,在落后于曲線或快速應對之間,美聯儲應如何抉擇?
伊甘:美聯儲一直密切關注局勢發展。他們已經從上一輪通脹飆升的過程中汲取了教訓。對美聯儲而言,其政策目標是實現物價穩定與充分就業,未來也將力求實現上述雙重使命的平衡,并因應作出利率決策。
第一財經:在匯率市場大幅波動的背景下,新興市場需如何應對?
伊甘:對于對外部資本流動敞口較大的新興市場經濟體而言,保持高度警覺是基本前提。這不僅包括應對外部沖擊,也需要識別本國的內在脆弱性。
IMF在“綜合政策框架”中闡述了如何使用各種政策措施來應對上述波動并保護經濟。這包括了使用宏觀審慎政策工具來確保金融體系的完好無損。
各國基于自身國情,可使用一些外匯干預措施。在外匯市場深厚且具有較高流動性良好的國家,彈性匯率應成為第一道防線。在外匯流動性薄弱、且外匯債務占比較高的經濟體中,可能需要采取臨時干預措施。
但最終,無論是宏觀審慎政策工具還是外匯干預,都不能取代穩健的宏觀政策基礎。
第一財經:去年IMF首席經濟學家古蘭沙曾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全球化進入了高位平臺期(globalization plateauing)。基于當前的貿易局勢,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稱,全球經濟體系邁入新時代。我們應該如何理解?
伊甘:正如《世界經濟展望》開篇所闡述的那樣,一些國家正在重新調整其政策優先級,由此帶來巨大改變。當前的關稅稅率之高是幾十年來未見的。若維持下去,這將在短期和中期對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短期而言,全球價值鏈的重塑將帶來成本增加,因為企業需要因應作出決策調整。
長遠來看,貿易關系的減弱將帶來進一步的額外成本。貿易幫助了技術和科技的傳播和轉移,促進了創新性方法,更具競爭力和更有效率的生產方式。因此,(提高關稅)將從長期增加全球經濟的成本。
貿易給所有參與者帶來好處,這才是正確的做法。貿易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而這個目的是實現公平和可持續的增長。
第一財經:若上述貿易局勢和不確定性有所緩解,全球經濟增速能否迅速反彈?
伊甘:這將取決于諸多關鍵變量,包括關稅的確切水平及其維持時間。
需要指出的是,我們在報告中強調,若當前的緊張局勢能夠推動下一代雙邊、多邊貿易協定和區域安排等的產生,繼續提供和提升穩定的貿易環境,全球經濟增速有望獲得立即提升。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