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婚禮最好的儀式感?
在董闊和楊贊旭這對
“95后”小夫妻看來
是捐贈16.6萬元
為4所中小學建設
希望工程“科技萌娃”實驗室自動播放
將積蓄化作
照亮未來的星火
4月21日
董闊和楊贊旭正式舉行了婚禮
因為有意從簡
婚禮省略了彩禮和流水宴席
跳過了繁瑣的禮節
但卻因一項善舉而格外有儀式感
兩人在婚禮前夕
決定向河北省希望工程
捐贈16.6萬元
用于4所中小學建設
希望工程“科技萌娃”實驗室
實驗室建成后
將極大提升學校
科學教學硬件配置
老師將利用實驗室里的設施和器材
培養孩子們的科學興趣和創新意識
“科技萌娃”項目是
共青團河北省委
重點實施的民生工程
四年多來已籌集
項目資金800多萬元
為全省200余所鄉村小學
捐建了科技實驗室
培訓了上千名
鄉村小學教師和科技志愿者
受益孩子超過10萬名
“將積蓄用在婚禮的熱鬧
不如化作照亮未來的星火”
董闊說
此前
在另一所接受捐贈的學校——
邢臺經濟開發區東華路實驗小學
楊贊旭和董闊收到了一對
由學生們親手繪制的手繪石頭
“我們沒有買鉆石和‘三金’
這對手繪石頭
對我們來說
比鉆石更珍貴”
楊贊旭說
“這是我們收到的
最好的新婚禮物”
用“比翼”為科技實驗室命名
兩人將科技實驗室命名為
“比翼”科技萌娃實驗室
既紀念兩人相識于
校園航??萍蓟顒?/p>
也希望莘莘學子通過
對無人機模型、飛行模擬器的學習
在心里埋下航空報國的種子
楊贊旭和董闊
都曾是石家莊市辛集鎮
育紅中學的學生
相識于一場科技競賽
大學畢業后走到了一起
對他們來說
母校不僅是讀書、成長的地方
也是緣分的起點
有著極為特殊的意義
“全家所見略同”
備婚時兩人商議
如何能將婚禮辦得更加有意義
他們給母校寫了一封信
詢問可以為學校做些什么
回信里,老師說
目前學校比較欠缺
科技實驗室和相關的設備
“那我想
干脆把錢捐出去
給孩子們建科技實驗室吧”
楊贊旭笑著說
董闊和她“英雄所見略同”
這樣的想法提出后
雙方父母不僅一致同意
還給予了一些支持
與楊贊旭和董闊共同拿出
16.6萬元的善款
正如董闊在捐贈儀式上所說的那樣
“愛不僅是相互扶持
更是對世界的善意與擔當
我們相信
今天播下的科技種子
終會在明天長成
支撐國家發展的棟梁之材”
為善舉點贊
祝福這對新人百年好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