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兩年,ESG在全球范圍內面臨一些質疑,但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晨光”)首席可持續發展官陳姿丹認為,可持續發展始終是企業長期價值的戰略錨點。
4月25日下午,2025企業可持續發展大會 “在乎者贏,先人一步——可持續躍遷的全球經驗與本土策略” 主題論壇上,陳姿丹作了《向善者先:晨光ESG破局之路》的主題演講。
陳姿丹說,過去一兩年,世界范圍內ESG遭遇到一些阻礙,從資本市場來看,全球最大的資管機構貝萊德退出氣候聯盟,ESG基金普遍收縮;從政策端看,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美國再次退出巴黎協定,同時全力支持傳統能源復興;從企業端看,有些企業ESG部門頻頻出現空殼化趨勢。她本人也頻頻被問及ESG是否遇冷的問題。
可持續發展仍然是企業的必選項嗎?陳姿丹說,晨光的答案是肯定的,晨光相信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創造可以相輔相成,可持續發展始終是企業長期價值的戰略錨點。
作為全球最大的綜合文具制造商之一,晨光從2015年設立“晨光彩虹公益基金”開始,可持續發展道路已經走過將近10年。晨光是中國文具行業首個發布ESG報告的上市企業,今年則發布了面向2030年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
尼爾森調查顯示,77%的Z世代更喜歡購買可持續品牌,并且愿意為可持續產品多花費10%的價格。陳姿丹說,晨光在實踐中也確實感受到年輕消費者對于可持續環保產品充滿好奇與熱情,這不僅是商業趨勢,更是屬于年輕一代對于地球環境的承諾。晨光愿與行業、與消費者攜手,一起書寫可持續的商業未來。
陳姿丹分享了晨光將可持續發展戰略融入到集團的核心業務和運營模式的一些經驗。
她認為,首先,在戰略設計初期,通過頂層設計自上而下驅動ESG業務的深度綁定非常重要,比如通過設定高管的ESG KPI,每年確定年度的重點工作項目,并設定清晰的責任分工和匯報線路,讓可持續發展融入到各個業務條線。
其次,只有與業務深度綁定,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續。晨光不斷推出具有環保屬性的產品,通過有趣的環保主題活動,九木雜物社通過綠色積分等等方式,讓年輕消費群體親身感受到,通過購買一支筆怎么讓地球減負,并且通過持續迭代的購買體驗,將可持續理念轉化為差異化的市場競爭力。
再次,內部氛圍搭建必不可少。她認為,可持續發展不是一個口號,而是每個人的行動。晨光通過內部ESG大使選拔,讓員工參與公益實踐。“很多員工從一開始完全不知道ESG是什么,現在已經把ESG作為自己的分內事。這種觀念的轉變,讓我堅信社會價值的創造已經成為了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陳姿丹介紹,晨光正在拓展全賽道、多品類長期的可持續產品開發。過去一年,晨光對標了國內外的綠色產品標準,從產品安全、節約資源等五大維度構建評價框架,也制定了晨光首份可持續產品企業標準,并全面納入產品的開發流程。同時積極尋求可再生、可降解、更安全健康的原材料,聚焦減塑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推出了首款碳中和文具。
在減碳方面,晨光以長期主義的視角看待氣候行動與環境保護,將綠色轉型納入更長遠的企業發展規劃當中,于2024年底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
在可持續供應鏈方面,堅持企業的文化價值觀是“好別人才好自己”,通過培訓、整改等方式,牽手上下游產業鏈一起在ESG方面做出更大的提升。
同時晨光關注員工培訓與發展,職業健康與安全,支持員工長期成長。企業內部通過志愿服務積分制度、高管公益行等方式,營造人人公益的企業文化。
陳姿丹說,今年3月底,晨光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明確了面向2030年在四大支柱方面的目標,進一步推動ESG從理念轉化為更可量化、可追蹤的落地行動。到2030年,希望至少20%的產品能夠采用可持續設計,所有ESG評估和審核要覆蓋80%的供應鏈,在賦能員工和社區方面希望能夠賦能千萬人次。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