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早上,23歲的外賣騎手程磊拍了一張帥氣的照片。拍攝這張照片的,是濱江區浦沿街道濱盛社區拾光照相館的公益攝影師們。現場,還有騎手在體驗推拿、理發、義診等服務。
6月13日,浦沿街道新就業群體示范帶正式開街,這是一條全長3.2公里的“服務走廊”,串聯起了濱盛路沿線的浦沿街道小哥服務綜合體和濱盛、信誠、之江等社區友好驛站,為新就業群體提供歇腳、就餐、理發、充電、攝影等服務。
這條“服務走廊”,源自去年冬天浦沿街道街社兩級黨群服務中心開展的一場“大調研”。訪談236名騎手后,一份“需求清單”浮出水面:78%反映“停車像打游擊”,62%吐槽“換電要碰運氣”,55%直言“吃飯全靠路邊攤”。
三個月后,一場“空間革命”在浦沿街道街社兩級黨群服務中心展開:將黨群服務中心升級為杭州首個“小哥服務綜合體”,27個社區黨服全面向新就業群體打開大門,為他們提供專屬服務。
“小哥服務綜合體”共有4000平方米,一樓農貿市場的愛心攤位,有小哥專屬優惠,憑工作證可以打折;三樓老年食堂錯峰開放,推出了“小哥專屬套餐”;四樓衛生服務中心開通心理專線,騎手可通過熱線預約“情緒樹洞”……
目前,浦沿街道以杭州寶龍城為中心,聚集了1500多名外賣騎手。
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就業群體正在成為城市發展的“合伙人”、基層治理的“移動探頭”,參加過治安培訓的200多名騎手,如今能精準識別詐騙廣告、消防隱患等“可疑線索”,并上報給街道、社區。騎手魏剛苗說:“現在送外賣路過小區,會不自覺多看兩眼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