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育大會9日至10日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我們要建成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應當具有強大的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科技乃國家強盛的根基,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于當今之世,促使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深度交融,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這是達成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科技強國的關鍵之舉。
人才為創新的首要資源,是推動 “三鏈融合” 的核心要素。要強化人才的培育與引進,構建一支高素養的創新人才隊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統籌推進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體化推動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育。這便要求我們重視教育的根本作用,培育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為科技創新提供持續不斷的人才源泉。要加大人才引進的力度,吸引國內外的優秀人才投身于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各級黨組織應積極為人才營造優良的發展環境,提供優質的服務與保障,使人才能夠充分施展其才華與潛力。
產業鏈是科技成果轉化的關鍵載體,是實現創新價值的重要環節。要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產業鏈的升級與轉型,強化產業規劃與布局,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促使產業朝著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方向發展。同時,要增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間的合作與協同,構建良好的產業生態體系。借助組建產業聯盟、創新平臺等方式,推動企業間的資源共享、技術交流與合作創新,提升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力。
創新鏈是推動科技進步的動力源泉,是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關鍵依托。要加強科技創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大對基礎研究與前沿技術的投入,鼓勵企業開展創新活動,推動科技成果的研發與轉化。同時,要加強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與產業需求的有效對接。構建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
在推動 “三鏈融合” 進程中,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基層黨組織要積極組織和引導黨員群眾參與到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中,為推動 “三鏈融合” 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黨員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頭開展創新活動,勇于擔當作為,為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貢獻力量。
推動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需要政府、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等各方協同努力。政府要強化政策的引導與支持,制定有助于 “三鏈融合” 的政策舉措,加大對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投入。企業要發揮主體作用,積極開展創新活動,加強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高校和科研機構要加強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的研發,培育高素質的創新人才,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保障。
總之,推動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使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科技強國的必然需求。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大業提供有力支撐。堅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定能實現科技成果的高效轉化,推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達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