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形式主義問題已經成為影響基層治理效能的重要障礙。大量無意義的會議、繁瑣的材料上報,以及“為了做而做”的工作形式,不僅浪費了基層干部的寶貴時間和精力,也影響了基層治理的實際效果。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破除基層形式主義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推進務實的基層治理,關鍵在于打破形式主義的桎梏,讓政策執(zhí)行回歸本源,切實回應群眾關切。只有將基層干部從形式主義的負擔中解放出來,才能更好地提升基層工作的效率,確保政策能夠真正落實到群眾中,推動社會發(fā)展進步。
要破除基層形式主義,關鍵在于加強干部的作風建設和執(zhí)行力。基層干部是政策的具體執(zhí)行者,其工作作風直接影響到政策的落地效果。然而,形式主義問題往往容易滋生不作為、慢作為的現象,影響干部的工作態(tài)度和服務意識。因此,加強干部的作風建設至關重要。干部應強化責任意識,摒棄“做表面功夫”的慣性思維,將工作的重心放在為人民服務、為基層解決實際問題上。同時,領導干部需要帶頭垂范,樹立務實的工作風氣,一級抓一級,以此激發(fā)干部的執(zhí)行力,營造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氛圍。
完善考核機制,是破除基層形式主義的有效手段。當前,一些基層干部的工作考核仍然過度依賴于“報表成績”和“文件數量”,忽視了工作的實際效果。這種導向性的考核標準,不僅助長了形式主義,還扭曲了政策的實際執(zhí)行目的。因此,要破除形式主義,必須對現行的考核機制進行改革,推動考核向結果導向傾斜,注重工作實效和群眾的滿意度。通過建立更加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才能讓干部的工作從“做給上級看”轉向“為群眾做實事”,從根本上遏制形式主義在基層的蔓延。
破除基層形式主義不僅是改善基層治理的當務之急,更是增強黨和政府公信力的重要舉措。只有通過持續(xù)推進作風建設、改革考核機制,基層干部才能在務實、高效的工作氛圍中真正落實國家的各項政策,切實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展望未來,基層治理必將在破除形式主義的過程中邁上新臺階,行穩(wěn)致遠,推動社會治理走向更加科學、務實的方向。
(長寧縣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 鐘鐘)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