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就對《易經》很感興趣,多年來一直想了解這個有些“神秘”的東西背后的道理,直到遇到正安,上了張老師的《易經的智慧》課,這個道理才漸漸明朗起來……
可能大家都覺得周易很玄乎,跟張老師學習之后,我覺得周易很可愛,有時候就像一個天真的小孩告訴你我沒那么復雜,我只是最樸素的自然天真之道,有時候又像一個睿智的老人告訴你要跳出來,站在更高的維度看全局,站在時空的高度看問題,不要糾結于細節,看懂了,人生就通透了。周易是我們的偉大祖先用非常簡單樸素的方式呈現給我們的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雖然色彩斑斕,呈現萬千形態,但在五行(木火土金水)陰陽的生生滅滅、相成相克中始終保持著完美的平衡~
最美太極圖,流動變化完美
學習《易經》智慧最大的收獲,就是向老師學習如何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問題。無論是從初學開始建立的思維框架,還是從術法入手的中級層次,釋卦的高超思維,都體現了《易經》結合時空一切要素,用全息的思維看待事物,在大的時空體系中洞悉事物的走向,在木火土金水陰陽的簡單循環規律中看到事物的全貌和發展變化的線索,猶如五指相通、手心手背,一切盡在掌握之中。這讓我深刻理解了什么叫“大道至簡”。
《易經》是宇宙間最偉大、最科學的智慧
以上是高層的概述,下面是更實際的收獲:
1、關于糾結:相信很多人都會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在糾結上,有必要的糾結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對一件事反反復復的思考,總想在各方面做到100%的完美,往往事情還沒做完就已經筋疲力盡了。經過初級階段的學習,我在大事小事上的決策變得更加果斷和堅定,基本上都是在很短的時間內憑著直覺和判斷做出決定,不會后悔。你真的想做這件事嗎?是的,那么凡事都有兩面性,就是陰陽相依,有陽必有陰,不要只想著好的一面,你能接受伴隨好的另外一面嗎?是的,那么就去做吧~此時你不用去考慮結果會是怎樣,因為任何一件事的成就都是各種因緣的結合的結果。天時、地利、人和,都缺一不可,所以“盡己所能,順天意”吧~,
如果實在不行,就用中級梅花卦來占卦,分析事情的發展、變化、結果,這樣就能知己知彼,做出正確的判斷。
2、關于比較:人都是喜歡不自覺地比較的,尤其是自尊心強、好勝心強的女孩子,無論是明的還是暗的,工作、財富、家庭、孩子、美貌、成就等等,一比較就會有不甘、生氣、嫉妒等煩惱,總是會有“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這樣等等”的憤怒。后來才明白,人與人之間根本就沒有可比性,沒有必要去比較。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各有各的長處,各有各的陰陽。與其把時間和精力耗費在各種比較上,不如去了解自己和宇宙規律,把握好天時、地利、人和,發揮自己的長處,成就自己。
“乾卦”為上卦,謙君子,謙自謙
3、坦然面對人生的變化:俗話說(其實俗話是有道理的)“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萬事萬物都在不斷的變化中,也就是陰陽不斷的轉化。負極生正極,正極生負極。沒有100%的完美,也沒有100%的錯誤。既然有變化,而且會不斷變化,那就好好面對,處理,坦然接受。另外,不管發生什么,都不要過猶不及,過猶不及和過少一樣糟糕。這就是為什么中國畫一定要有“留白”,最好的節氣是“小滿”。見好就收,留有回旋余地,喜則轉悲,禍則轉順……這些成語都出自《易經》的智慧。
4、在壞事中尋找亮點:漫長的人生,難免會有某些時候情緒低落,會有不那么順利甚至四面受敵的境遇。這時候,別忘了陰陽相生(永遠記住這個道理)。看似不好的事情,也許會引領你走向更好的階段,也也許會讓你放棄一些不必要的、非自己的牽絆。當下看似好的壞的,在時空更大的格局下,可能就會不一樣。所以不管發生什么,都要找到它好的一面。相信這個小小的亮點,會越來越大。人生就是在這樣的跌宕起伏中,不帶任何曲折地前行。
5. 對天地自然多一份敬畏:在課程中,老師一直強調“天地人”缺一不可,各占三分之一。《易經》也揭示了天地人的關系。我們人類生活在天地之間,無時無刻不在接受天地無私的滋養,包括陽光、空氣、水、食物……一切,怎能不敬天愛地?珍惜糧食,節約用水,保護環境,不需要強制,而是自然的習慣。在日常生活中運用二十四節氣歷法。注意今天是哪個節氣,是星期幾,根據節氣大自然會發生哪些變化,哪天桃花開,哪天河水結冰,大雪節氣會不會下雪等等,進而可以推導出這些現象會有什么樣的氣候特征,有沒有異常,異常氣候會輻射到身體的哪些方面等等,平凡的日子就會變得越來越有趣。
敬天地,感恩自然
總之,學習了易道的智慧后,我能更好地適應自然世界,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做事踏實,懂得做人,但做好事,不用擔心未來,更加熱愛生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