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谷物飽滿,感覺之聲
在這片湖泊之外,越過群山,是一片片漸漸蔓延的金色,舞動的群山,蕩漾的湖水,溫柔的風,舞動的笑臉:這是可以感知的聲音,流暢而干凈地渲染著麥浪。
笑容很活潑。當然,如果山霧彌漫的季節,你可以用眼睛看穿美麗。汗水滑過皮膚和頭發,都是微風給谷粒帶來的豐盈的聲音。
我是一個農民,代表那些在山間旅行的人發聲,代表微風吹拂樹枝的溫柔話語。
生命敞開大門,能感應日月,多了一份輕松的淡然,多了一份漸漸滲透的氣息。
山川或許有千萬年歷史。但自然觸手可及,以綠色為主色調,開啟一段緩緩行走的信仰:
一種與生俱來的詩意,以小亭為弦,以天上的月亮為聲,以卷揚機為繩,以井水為酒,隨處可見的詩意,隨著時間的流逝就能收獲,田野里種下莊稼,籬笆上撐起樹蔭,一切,哪怕是簡單的一絲氣息,都能雕琢出。
聲音就是繪畫。
山間清風拂面,是一幅畫。
微風入畫,柔情話松袖,畫末有一句纏綿悱惻的題跋。
是時候,肩負一股清新的空氣,默默地體會清川江水,和野外流淌的溫柔表情。
以日月為硯,為這份可以領悟的表達,提供可以呼吸、被汗水澆灌的自然基礎。
2. 自然代碼
時間在流逝。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樹葉無法享受或解讀來自天空的相同陽光。
因此,當你處于遠離塵囂的靜謐之地時,你可以清晰而平和地感受到來自身體之外的不同聲音,就像這條河:
兩岸倔強的山石、濺起的水花、山蘭的綠葉、黎明的清露、無盡的不知名的氣息,一切來自心靈的寧靜,為自然提供了一絲禪意。
嘗試用簡單的方式去理解自然,從大自然懷抱中釋放出來的代碼開始。
每個人的生命或思想中,都有一道似真似幻、或湍急或淺淺的溪流。
思想會因為防御而被封閉成池,但當它獨處時,卻能平衡美麗,創造美麗,像一根隨身攜帶的琴弦,散發出獨特音符的光芒。
所謂心弦,就是語言密碼。
生長在山間,我曾望向不同年份或季節的微風,望向散發著獨特芳香的山川河流,望向翠綠的竹橋,望向屋檐間斜斜的月光,望向在露珠中可以淺淺栽植的樹木。在空中,陶醉于天籟之音,視而不見的山鶯悠揚的歌聲,在絲絲縷縷的霧氣中滑行,跳躍的自然語言。
語言代碼就像一幅畫,畫上就是心上的弦。
(三)山煙是歸處
生活在繼續,尋找一個可以讓心靈平靜下來的地方,暫時放下負擔,讓你的靈魂隨時都能感受到輕松。
曲折的路,是多數眾生都要經歷的,風塵霜凍慢慢筑起我們走過的路,仿佛就在昨天,仿佛就在上一世,仿佛所有的莊嚴都慢慢堆積在腳下,這便是多數人的生活,或者說,他們生存的現實。
俗話說,路在腳下,路在實踐中,路在山水之外。
但行走之外還有一種持續不斷的意識,讓生命的力量隨時閃耀:
能否換個角度去衡量人生,能否撥開擋路的樹蔭,透過云層去看月亮?
在適當的時候,以身處自然的心態對待生活,在山霧深處營造一個精神世界,清晨在露珠中沐浴,白天在溪水里洗漱,夜晚在月光下洗手。
我已走到山麓一角,或跋山涉水,或拔枝條,延伸靈魂:
所到之處,云霧繚繞,或懷著詩意、簡樸的心情品茶,摘一顆星,與山煙共譜一曲純凈的心靈音符。
作者:清塵,本名張榮杰,男,湖北十堰人。喜歡山川河流,喜歡清新的空氣。行走間與四季對話,以日月溫茶,以露珠品竹語。悠然自得,行路簡樸,讀懂世事。霧氣淡淡之處,農耕寧靜。
——注重原創與品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