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在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進一步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廣大基層干部更是要深刻領會習總書記精神和指引,以“細心”、“耐心”、“巧心”繡好基層之花。
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的細心,于微末中盡精微之力。基層事務千頭萬緒,紛繁復雜,作為基層干部確實會存在力不從心,力有不逮的時候,但正是因為基層工作是直面群眾的工作,我們才要更加重視,更加細心。基層工作中,在了解群眾訴求時多問幾句,了解群眾的真實訴求;在宣傳政策時多講幾類,讓群眾對政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為群眾服務時多做幾點,拉近群眾與干部之間的關系。時刻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以更加細心的工作方式理清基層工作的堵點痛點,以更加細心的工作態度把為人民服務的初心貫徹始終。以“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的細心繡實“基層之花”。
以“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耐心,于堅持中盡奮斗之力。“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拓展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健全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便是為廣大基層干部把更多時間精力放到基層發展中打了一劑“強心針”。基層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基層發展的好與壞更是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的民生大事。廣大基層干部要以繡花般的耐心,扎根基層,投身到基層的干事創業中去。以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的的決心,接續奮斗,久久為功。以“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的耐心繡好“基層之花”。
以“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巧心,于發展中盡創新之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的要求,而新質生產力的顯著特點就是創新。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節點,廣大基層干部更是要以“甩開膀子、走出院子、闖出路子”的決心,以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為主攻方向,加快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同時更要結合當地自身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新業態,以新業態培育新動能,衍生新質生產力,推動基層高質量發展。以“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的巧心繡新“基層之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