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和大家分享了一些風投機構對2023年加密生態(tài)趨勢的判斷。這些文章中羅列的趨勢實際上也是他們看好的投資方向。
不過他們預判趨勢時基于的出發(fā)點是機構投資者。今天我嘗試著從散戶投資者的角度分享一下我看好的2023年加密生態(tài)中的投資方向。
我最看好的方向是由低到高依次是:第二層擴展、DeFi、NFT/游戲/社交。
在這里我沒有羅列區(qū)塊鏈主鏈(L1)。所謂的區(qū)塊鏈主鏈主要指主打支持智能合約,意在和以太坊分一杯羹,甚至挑戰(zhàn)它的各種區(qū)塊鏈。
但我相信這個賽道很可能將一如既往地把各種故事講下去—–因為一方面“和以太坊競爭”永遠是個充滿魅力的話題;另一方面打造一個背景硬核的夢之隊讓一個想象中的“以太坊殺手”看起來非常絢麗也并不是一件難事。
但我還是相信,越到后來,越想和以太坊競爭就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因為以太坊現(xiàn)在在生態(tài)方面建立的護城河實在太深,未來一旦基于以太坊第二層擴展的生態(tài)再爆發(fā)出來,我很懷疑其它智能合約公鏈還能在這個市場分到多少杯羹。
說到這里,我想起近期使用OpenAI的感受:隱隱地我認為OpenAI最有潛力第一個打敗的就是Google。依此類比,我認為未來打敗以太坊的不大可能是智能合約公鏈而很有可能是與此毫不相干的另一個領域的新興應用。
所以在區(qū)塊鏈公鏈這個領域,如果因為運氣我拿到了項目的空投,我會毫不猶豫在第一時間把幣賣掉,只把它當作一筆意外之財;而不會花時間精力在這個領域挑項目、研究項目。
這里我特別想提的是去中心化存儲。
這是個相對比較特殊、比較有魅力的領域。目前在這個領域我最看好的依舊還是Arweave,其它項目包括Filcoin我感覺在各方面都表現(xiàn)欠佳。
2023年不知道這個領域會不會出現(xiàn)新的、更好的協(xié)議?這是大家可以留意的。但我還是感覺這個領域的創(chuàng)新目前比較乏力,所以我也沒有把這個領域單獨羅列出來。
說到第二層擴展,很多讀者已經(jīng)不陌生了。這里說的第二層擴展主要指基于以太坊的第二層擴展,更具體地說是OP和ZK兩類方案。
我之所以把這個賽道排的級別最低主要是因為這個賽道相對而言項目的確定性比較高,不大容易出黑馬。
為什么呢?
因為進入這個賽道的門檻相當高——它對團隊的技術實力有著非同一般的要求。
這個特點決定了能進入這個賽道并且最終能在賽道中勝出的選手都會有章可循,稍微有潛力的選手很快就會被鎖定,所以它不大可能給投資者帶來意外的驚喜和收獲。
所以投資這個賽道對普通投資者而言難度并不大,當然獲利空間相對也就沒那么高了。
對這個賽道中的選手。目前大家最熟悉的就是Matic和Optimism了。
我在文章中曾反復提到Matic,也經(jīng)常有讀者問關于Matic的問題,近期我打算專門寫一篇關于以太坊ZK系列項目介紹的文章,并分享一下我對Matic的詳細看法。
2023年,除了Matic以外,幾個明牌項目Scroll、zkSync、StarkWare、Arbitrum我認為都是大家可以關注的。
這里要特別提一句的是:此前我明白表達過更看好ZK賽道的項目。但在當下的生態(tài)發(fā)展中,顯然OP賽道的Arbitrum已經(jīng)相當領先了。
在技術發(fā)展的過程中,技術固然是重要方面,但生態(tài)應用和網(wǎng)絡效應同樣是不可忽視的。在科技發(fā)展史上,并不領先的科技最后成為最流行的科技這樣的案例屢見不鮮。
所以現(xiàn)在當我們討論第二層擴展時,我們不能忽視Arbitrum。
這些第二層擴展項目在其各自的規(guī)劃中都明示了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是去中心化,因此發(fā)代幣恐怕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對我們散戶投資者而言,我建議在它們發(fā)幣前,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盡量多和它們交互一下。這是2023年我們散戶投資者在這個賽道最實惠、最省心、成本又最低的獲利方式。
2023年如果它們發(fā)幣了,我也會盡快分享對它們代幣行情的長線分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